润城(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古称“小城”,因冶炼业兴旺曾称“铁冶镇”,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改为“润城”。早在战国时期,润城已是韩赵相争的重镇、自元代以来,润城富商大贾迭出,文风鼎盛,科举入仕数冠于全县,并一度成为晋东南煤铁产销中心。
明末时,富庶的润城曾多次遭到流寇的袭扰。为了抗匪自保,润城先后修建了屯城、刘善城和砥洎(ji)城三座城堡。数百年过去了,屯城与刘善仅存遗址,只有砥洎城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砥洎城位于润城镇西北隅沁河(古称洎水)河心的一块天然大砥石上,坐北朝南,三面环水。远望其城,如磐石砥柱,挺立中流,故名砥洎城。
砥洎城是华北地区现存建筑史上的稀缺实物资料。城堡内的民居、巷道与城墙一起被纳入了整体防御体系,体现出鲜明独特的防御为本、平战结合的设计风格和建筑特点。2006年05月25日,砥洎城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砥洎城,该城创始年代不详,但从明崇祯十一年(1638)“山城一览”碑碣得知,其创始年代应在明末以前。城呈椭圆形,砖砌,占地面积约六万平方米。南有正门,起于地面的城墙,高约十米。临河城墙从河边筑起,高约20余米,上设城垛、炮台等,是用来防备外来之敌的,现已毁坏不存。正门额书“砥洎城”,为城内居民出人之通道;城北沿城墙设石梯,沿梯而下可通水门乘舟而行。城内道路规则,城周筑环城路,其余均为住宅巷道,各种设施齐备。古时一遇兵荒马乱,城门一关,自成一体,攻不可破。
它采用当地炼铁废弃不用之坩埚筑城,历经三百余年而坚固异常,实属筑城史上罕见,被誉为“蜂窝城”和“坩埚城”。既体现了古代冶炼业的发达,又记载了民间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绝妙创造。废旧坩埚用作建筑材料,垒砌墙体,不仅是废旧物资的合理利用,而且坩埚中空,能起到很好的保温和隔热的效果,使得房子冬暖夏凉。
砥洎城南面外墙用青砖垒砌,临河东、北、西外墙选用石灰石和天然河卵石,周围内墙多用坩埚,浆砌一律以石灰和炼铁渣调浆,其坚固程度胜过当今的水泥沙浆,经过不断钙化愈久愈坚。一行行坩埚纵行排布,虚实相生,整齐而富肌理之美。城墙上设有炮台、望楼、垛堞、藏兵洞等。环城路与城门楼相通,可环城巡视。堡墙一方面昼防流寇,夜防盗贼;另一方面也防风阻水,承载着多种功能。
南门为城初建时的唯一出口。门楼建有三层,额书“砥洎城”。下层城门洞过道中设有内、外两道城门,西侧有门房。外层城门前原有一道铁闸。中层为弹药库,内存大炮、抬枪、鸟枪、火药铁沙,火箭炮、飞碟等武器装备。顶层城楼四面开窗,内悬一口铁钟,供日常计时或遇匪患报警之用。城内还备有水井、碾磨,一方面解决居民饮食饮水需求,别一方面也是防备敌人火攻,可谓统筹兼顾,考虑周详。
砥洎城虽系砖石木建结构,但从形体规格、建筑用料到实用价值等方面却十分讲究。堡寨内道路如网,布局形似迷宫。街道狭长而幽邃,空间曲折又多变。巷道大多呈“丁”字型,处处显示着“八卦”的神秘。一旦敌人攻破城墙,城内居民可以通过院落间的过道与街坊间的过街楼转移或反击。
民居共分十大街坊,城墙内的环城道路和街坊间的蛛网小巷将城内民居分隔为大大小小的院落。住宅之间每自巷顶架设过街楼相通,人行方便。民居大多为单进式二进院,每坊之中院与院连为一体,相互连接,四通八达。院中房屋多为双层,大部分设有楼道。正房亦有三层者,但屋身偏低,不设门和楼道,呈阁楼式。明代一家商人在寨上建了一座紧四合院,门上即书“有恒居”,木石建筑工艺精细,四梁八柱,四门八窗,极具民俗特色。城内“张府”、“师帅府”、“鸿胪第”、“张敦仁故居”等皆为名门望族,门额题字流畅厚重,书气不凡。明南京吏部尚书、祖籍润城屯城人张慎言,于崇祯十三年(1640)曾对家乡民宅题诗云:
但索有窗皆映竹,须教无槛不临花。
日均空翠来湘箔,篆袅青烟出绛妙。
宅院以独特的比例创造出宜人的空间气氛,加之门窗、外廊、拱柱、封檐、瓦脊等木石构件的精细雕刻,更透出几分古朴与秀雅。不难看出这里的民宅建筑不仅是当今保存尚好的明代民居之代表,且又具浓烈的江南水乡之特色。
城中遗存的明代建筑文昌阁台基上尚存“山城一览”碑刻,为砥洎城建筑规划平面图,是明崇祯十一年(1638)杨载简记。石碑高54厘米,长86厘米。图中详细标出城廓的地理方位及主要建筑分布、每宅占地面积以及巷道和设施。这种明代小城镇建筑规划图,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稀有的珍贵资料。
砥洎城所在地润城镇,是阳城工商业发达的古旧镇之一。富商巨贾迭出,文风鼎盛,科举人仕人数冠于全县,是王国光、张慎言、张敦仁、延君寿等名人的故乡。该地文物古迹颇多,有建于隋代的望川开明寺及润城村的东岳庙,尤以海会寺“上党明塔之冠”而称著于三晋。这里又有创建于唐代的佛门圣地天坛山,曾一度成为大半个中国的经济文化民俗的交流中心。